有眼不识泰山的泰山是什么意思(成语典故“有眼不识泰山”中的“泰山”指的是山东的泰山吗?)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本文目录
正文
1、成语典故“有眼不识泰山”中的“泰山”指的是山东的泰山吗?
传说春秋战国时鲁班收了一个名叫泰山的徒弟,但由于泰山技艺欠佳,又不遵师训,而被鲁班开除。鲁班后来在市集上发现有精美的竹器家具出售,希望透过卖竹器的人找那个工匠,赫然发现原来工匠就是泰山,便说自己“有眼不识泰山”。此为谚语“有眼不识泰山”之由来。
并不是指山东的泰山
2、有眼不识泰山的泰山指的是什么?
泰山是指木匠祖师鲁班的徒弟,是一名竹匠。据传说,我国春秋时代著名的木匠鲁班,曾经招收一批徒弟。鲁班十分珍视自己的声誉,每隔一段时期,就要从徒弟中淘汰个别“不成器”的人。鲁班徒弟中有个叫泰山的年轻人,看上去不良不莠,技艺长进不大。为了维护“班门”的声誉,鲁班毅然辞掉了泰山。事隔数年,一次鲁班率徒闲逛集市,忽然发现货摊上摆着许多做功讲究的竹制家具,技艺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顾客争相抢购。爱才的鲁班很想结识一下这位竹器高手,便向人打听。人们告诉他,是鲁班大师的徒弟,赫赫有名的泰山所作。鲁班大吃一惊,想起当初错辞泰山,深感惭愧,叹道:“我真是有眼不识泰山啊!”
扩展资料:“有眼不识泰山”释义:虽然有眼睛,却不认识泰山。比喻自己的见识太少,地位高或本领大的人在自己眼前也认不出来。是一种比较恭敬的说法,这样说可以让别人对你的印象更好。“有眼不识泰山”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回:“师父如此高强,必是个教头,小儿'有眼不识泰山'。”“有眼不识泰山”相关谚语:瞎子拜见岳父——有眼不识泰山鲁班招女婿——有眼不识泰山“有眼不识泰山”例句:他有眼不识泰山,真是一个见识短浅的人。3、称丈人老泰山,有眼不识泰山。为啥不是黄山华山,而是泰山?
据唐人段成式在《酉阳杂俎》中讲到了这个老丈人(岳父)的由来:唐明皇李隆基在继位后,唐代出现了著名的“开元盛世”,百姓安居乐业,国家繁荣昌盛,于是朝中大臣纷纷上奏皇帝去泰山封禅,当时的宰相张说被任命为封禅使,主要负责当时封禅的一切事务。张说有个女婿叫郑镒,按当时的官品级别是不允许跟随前往的,但就是,他有张说这个丞相岳父,所以抢得先机,一同前去参加封禅。按照当时惯例,封禅以后,三公以外的随行官员都可晋升一级。张说的女婿郑镒本是九品小官,封禅之后却连升四级,骤迁五品。唐明皇大宴群臣的时候,看见郑镒穿着绯红的五品官服,很是奇怪,就问郑镒为什么升得这么快。郑镒一下子懵了,不知道该怎么回答,旁边一个宫廷戏子黄幡绰把话接过来说:“此泰山之力也”!
“泰山”在此一语双关,于是,岳父大人又叫“泰山大人”这一说法便流传至今。
4、有眼不识泰山的泰山是什么?
【注释】虽然有眼睛,却不认识泰山。比喻见闻太窄,认不出地位高或本领大的人。是一种比较恭敬的说法,这样说可以让别人对你的印象更好。
【用法】 复句式;作谓语;用于自谦的客套话
【解释】泰山:人名,木匠祖师鲁班的徒弟,后也可指山岳泰山
【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回:“师父如此高强,必是个教头,小儿'有眼不识泰山'。”
【例子】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25回:“到如今你拿他当古董铺老板看待,真正有眼不识泰山了!”
【歇后语】瞎子拜见岳父;鲁班招女婿
【成语例句】
◎ 他有眼不识泰山,真是一个见识短浅的人。
◎ 老天爷有眼不识泰山,故意跟蔡姆成他们作对,放岩泥后久不下雨,社员们就用抽水机抽岩洞的水出来救,可也没有见效,玉米苗一天天枯黄卷叶起来。
5、有眼不识泰山的“泰山”是指什么?
【解释】:虽有眼睛,却不认识泰山。比喻见闻太窄,认不出地位高或本领大的人。【出自】: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二回:“师父如此高强,必是个教头。小儿有眼不识泰山。”【示例】:他~,真是一个见识短浅的人。
6、有眼不识泰山中的泰山是什么意思?
见闻太少,认不出有地位或有本事的人泰山:比喻有本事和地位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