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ve a Question?

如果您有任务问题都可以在下方输入,以寻找您想要的最佳答案

地球内部有什么(地球内部是什么?)

地球内部有什么(地球内部是什么?)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本文目录

  • 1、地球内部是什么?
  • 2、地球内部都是什么?地下文明真的存在吗?
  • 3、地球内部有什么?
  • 4、地球内部有什么东西?
  • 5、地球的里面都是什么物质?
  • 6、地球内部结构有什么特点?
  • 7、地球内部是什么?
  • 8、地球内部是什么东西?
  • 正文

    1、地球内部是什么?

    首先要说明的一点是,以下有些关于地球内部的结构是基于理论推测(主要来自地震学),因为人类目前最深只钻探到12.6公里的地下,而地心与地面距离6371公里。

    地球内部由多层结构组成,位于地球中心的是地核,然后向外是地幔,最外层是地壳。

    地壳

    我们就生活在地壳的上方,它的厚度介于5至70公里之间,占地球质量的1%。海洋地壳较薄,主要由玄武岩组成。而大陆地壳较厚,主要由花岗岩组成。地壳的主要元素组成如下:氧47%;硅27%;铝8%;铁5%;钙4%;镁、钾和钠2%。

    地壳可分为六大板块,它们漂浮在地幔上方。板块不断运动,它们的速度与指甲生长的速度大致相同。当这些板块相互摩擦时,就会发生地震。当板块互相碰撞时,就会形成山脉。当一个板块滑入到另一个板块之下时,就会形成深沟。

    地幔

    地壳的下方就是地幔,它的厚度可达2890公里,占地球体积的83%。地幔主要由富含镁和铁的硅酸盐岩组成。由于地幔温度高达上千度,足以使岩石熔化形成岩浆。压力使岩浆上浮,然后冷却,最终回落。这样的地幔对流被认为是板块运动的驱动力。

    地核

    地球的中心是地核,它由两部分组成——外地核与内地核。地核占地球质量的三分之一,占地球体积的16%。

    外地核由液态的铁和镍组成,它的厚度约为2200公里,温度介于3700至5500摄氏度之间。内地核也由铁和镍组成,但为固态。内地核的厚度约为1200公里,温度高达5500摄氏度,与太阳表面温度相当。内地核的自转速度不同于地球的其他部分,由此可能产生了地球的磁场,能使地球抵挡宇宙射线的袭击。

    尽管人类还不完全了解地球内部结构,但可以肯定的是绝无什么地心文明。

    2、地球内部都是什么?地下文明真的存在吗?

    地球内部分为地壳、地幔、地核。

    地球内部不是空心的,其内部也没有地下文明。

    简单举几个能证明地球不是空心的实际例子:

    1.地球不是空心的,其内部重要的地核存在放射性元素,如铀和钍,会衰变释放出大量的能量。

    2.火山喷发伴随着的岩浆,就是地球不是空心的而是有地核的存在。

    3.常见的地热、温泉等也都是因为地球不是空心的而是有地核的存在。

    4.地球磁场的存在,比如极光、鸟类靠地磁场导航等也都是地球不是空心的而是有地核的存在。

    5.地球的质量有多重是通过万有引力定律算出来的,或者说万有引力定律就是称天体的一杆秤,即地球的地壳、地幔、外核,以及内核全部质量加起来约为6.0乘10的24次方kg。

    俄国著名地球物理学家伽利津说过,地震是照亮地球内部的明灯。地震波是目前能夠穿过地球内部的振动波,利用地震波探测地球内部就像人体作CT,就是利用地震波给地球作CT。

    一个地震产生的地震波穿过地球内部各个层产生直达、折射、反射波。地球各表面不同的地震台,能观测到地震波。从地震波的形态就能反推地球内部结构,测量不同地震波的速度,就能推断各层物性和状态。

    地震波探测出来的地球内部构造,叫地球物理探测。现在我们知道地球地壳是岩石组成,地幔是高热的半流体,外核是高温液态,内核是高密度固态。如果地球内部是空的,地震波通过空洞一定不是现在这个样子,就像夏天你买西瓜用手拍拍,用耳朵听听,看看是实心还是空心的道理一样。

    地球内部既然不是空的又是分好几层,内部高温高压,有地下文明是无稽之谈了。kb106

    3、地球内部有什么?

    地壳是地球最外面的一层,一般厚33公里(大陆)或7公里(海洋)。地壳分为上下两层,其间是康拉德面,在10公里左右。上部地壳只有大陆有,海洋基本缺失。上部地壳主要为花岗岩层,下部地壳主要为玄武岩层。

    介于地壳和地核之间的部分是地幔,平均厚度为2870公里左右。地幔也分为上下两层,分界面约在1000公里左右。上地幔主要由超基性岩组成。下地幔主要由超高压矿物组成的超基性岩构成。

    在上地幔分布着一个呈部分熔融状态的软流圈,其深度在60-400公里左右,是液态岩浆的发源地。由于莫霍面上下物质都是固态,其力学性质区别不大,所以将地壳和软流圈以上的地幔部分统称为岩石圈。

    地球的中心部分为地核,半径为3473公里左右。地核又可分为外核和内核。根据对地震波传播速度的测定,外核可能是液态物质,内核则是固体物质。地核的物质成分同铁陨古相似,所有有时又叫“铁镍核心”。

    4、地球内部有什么东西?

    地球的内部是地核。 地幔下面是地核,地核的平均厚度约3400公里。地核还可分为外地核、过渡层和内地核三层,外地核厚度约2080公里,物质大致成液态,可流动;过渡层的厚度约140公里;内地核是一个半径为1250公里的球心,物质大概是固态的,主要由铁、镍等金属元素构成。地核的温度和压力都很高,估计温度在5000℃以上,压力达1.32亿千帕以上,密度为每立方厘米13克。 美国一些科学家用实验方法推算出地幔与核交界处的温度为3500℃以上,外核与内核交界处温度为6300℃,核心温度约6600℃。 横波不能在外核中传播,表明了外核的物质在高温和高压环境下呈液态或熔融状态。它们相对于地壳的“流动”,可能是地球磁场产生的主要原因。一般认为地球内核呈固态。(软流层一般认为可能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之一)。

    5、地球的里面都是什么物质?

    对于地球的里面都是什么物质呢之话题,我个人观点认为,地球是太阳系唯一的一个储能星球,地球里面的物质是一种燃烧能力特强的核能物质。为什么会这样说呢?

    因为,地球是太阳系唯一的一个储能星球,是通过地表生物圈持续建立与进化生存的自然手段来实现的,地球生物圈能实现自然界无机物向有机物的转换,能实现持续生产、制造和积累能燃烧之能量物质,而地球的地核和地幔圈层是储存这些能量物质的天然仓库。

    地球生物圈自建立以来,都能为地核和地幔圈层源源不断地提供能燃烧之能量物质的来源,能起到对地球不断储能的功能作用。历来储存在地球地核和地幔圈层之中的能量物质,由于受到地壳固态圈层和地表液态水体(海洋)的围封,从而,产生了储能性和蓄热性,导致所储存和累积的能量物质会越来越多,内部温度会越来越高之必然现象,这样就能不断提升能量物质的密度和强度,不断增强能量物质的可燃能力而形成了一种核能物质。

    目前,存在于地核和地幔圈层之中的能量物质,就是一种燃烧能力特强的核能物质之充分体现。地球地核和地幔圈层形成的核能物质,是一种流质态的可燃物质,具有高密度、高强度、高纯度、高热度的物理属性和可燃能力特强的表现特征,能为地球的储能提供有效保障。

    由此可见,地球是太阳系唯一的一个储能星球,地球里面的物质是一种燃烧能力特强的核能物质。不知这样的回答是否准确?!如读者阅后觉得我说的有道理,希给个点赞并关注我,欢迎大家加入相关讨论和学习。宇明于东莞市。(注:原创作用,版权所有,抄袭必究。)

    6、地球内部结构有什么特点?

    地球圈层结构分为地球外部圈层和地球内部圈层两大部分。地球外部圈层可进一步划分为三个基本圈层,即水圈、生物圈、大气圈;地球内圈可进一步划分为三个基本圈层,即地壳、地幔和地核。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由坚硬的岩石组成,合成岩石圈。地球内部结构:地壳、地幔和地核三层之间的两个界面依次称为莫霍面和古登堡面

    7、地球内部是什么?

    地球的内部结构是分层的,每一层没有绝对的分界线,岩浆就像地球的血液,联通地层各层,其主要推动力是磁场。磁场流动被其他物质分子引导形成热量,导致熔岩形成。 地球的分层从地表开始,一开始逐渐相对稳固,但是到一定程度逐渐变得更加流动性,因此地球中心可能有一个中空地区,但地球中心存在一个小的核心球体,被磁力线包裹

    8、地球内部是什么东西?

    地球作为一个整体,是由同心圈组成的。地球最外面的一层叫地壳,这就是地球的表皮。地壳由各种岩石组成,除地表覆盖一层薄薄的沉积岩、风化土和海水外,上部主要由花岗岩类的岩石组成,由于富含硅和铝,称为硅铝层。在大洋深处有的地方没有硅铝层,下部主要由玄武岩或辉长岩类的岩石组成,由于富含硅和镁,称为硅镁层。地壳的平均厚度为33公里,大陆所在的地方比较厚一些,海洋的地方比较薄,最薄的地方不到10公里。海洋下面的地壳,厚度只有5—8公里。在地壳表面还有一层风化壳,上面“发育”了一层薄薄的土壤。地壳往下的那一层叫做地幔,又称“中间层”,在地壳和地核之间,是固体层,厚度约2900公里左右。地幔可分为上下两层。上地幔深度为35—1000公里,上地幔靠地壳的一层是由橄榄岩一类的物质组成,这种物质非常坚硬。现在知道最深的地震,是发生在地下700公里的地方,即地幔上部。地幔的物质可能是固态的,也可能像粘胶一样处在半流动状态,当它受到外力作用时,能够变形而不致破裂。如果地壳的某个地方发生了裂缝,“地幔”上部的物质就会喷出地表,变成熔融赤热的熔岩,这就是火山喷发了。下地幔离地面约1000—2900公里,可能比上地幔含有更多的铁。地幔体积占地球总体积的83%,质量占整个地球的66%。地幔再往里就是地核,它的半径约3500公里。地核可分为“外地核”和“内地核”两层。处在地表以下2900—4980公里的部分叫外地核,是液体状态。4980—5120公里深处,是一个过渡带。从5120公里直到地心则为内地核,是固体状态。地核的成分主要是铁,另外还有一些镍和碳的元素。内地核的半径约1300公里。地球内部构造地球内部具有同心球层的分层结构,各层的物质组成和物理性质都有变化。地球内部是不能直接观测的,所以有关地球内部的知识多是间接得来的。例如,根据天文学得)知的地球质量和大地测量所得的地球形状和大小,可以计算出地球的平均密度为5.5克/厘米3。但是,地表物质的密度小于2.7克/厘米3;因此可以推知地球内部物质的密度要比5.5克/厘米3为大。根据陨石有石陨石和铁陨石之分,又由于地球有明显的内源磁场,因此可以推断地球内部有一个铁质的地核。主要根据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所显示出来的各种迹象,证明地球内部可大致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3)个组成部分。地壳地球球层结构的最外层。大陆地壳的厚度一般为35~45千米,喜马拉雅山区的地壳厚度可达70~80千米。1909年A.莫霍洛维奇根据近震地震波走时确认地壳下界面的存在,在此界面以下地震纵波的速度由平均5.6千米/秒突然增至7.8千米/秒。这个分界面后人称之为莫霍界面。大陆地壳一般分为上地壳和下地壳,上地壳较硬,是主要承受应力和易发生地震的层位,下地壳较软。海洋地壳较薄,一般只有一层,且比大陆地壳均匀。地幔地壳和地核之间的中间层。平均厚度为2800余千米。1914年,B.古登堡根据地震波走时测定地核和地幔之间的分界面深度为2900千米,这个数值相当准确,与新近算得的数值只差15千米。地幔又分为上地幔(350千米深度以上)和下地幔。上地幔中存在一个地震波的低速层,低速层之上为相对坚硬的上地幔的顶部。通常把上地幔顶部与地壳合称岩石圈。全球的岩石圈板块组成了地球最外层的构造,地球表层的构造运动主要在岩石圈的范围内进行。关于地壳均衡的研究认为,岩石圈下面有一个物质层,其强度较小,容许缓慢变形和在水平方向流动。1914年,J.巴勒尔称这个物质层为软流圈。软流圈概念和地震学中的地幔低速层概念似乎指的是同一个对象,很多人把它们等同起来。板块大地构造学说认为,岩石圈板块漂浮在软流圈之上,可以作大规模的水平向移动。地核地球的核心部分,主要由铁、镍元素组成,半径为3480千米。1936年,I.莱曼根据通过地核的地震纵波走时,提出地核内还有一个分界面,将地核分为外地核和内地核两部分。由于外地核不能让横波通过,因此推断外地核的物质状态为液态对于地球岩石圈,除表面形态外,是无法直接观测到的。它主要由地球的地壳和地幔圈中上地幔的顶部组成,从固体地球表面向下穿过地震波在近33公里处所显示的第一个不连续面(莫霍面),一直延伸到软流圈为止。岩石圈厚度不均一,平均厚度约为100公里。由于岩石圈及其表面形态与现代地球物理学、地球动力学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岩石圈是现代地球科学中研究得最多、最详细、最彻底的固体地球部分。由于洋底占据了地球表面总面积的2/3之多,而大洋盆地约占海底总面积的45%,其平均水深为4000~5000米,大量发育的海底火山就是分布在大洋盆地中,其周围延伸着广阔的海底丘陵。因此,整个固体地球的主要表面形态可认为是由大洋盆地与大陆台地组成,对它们的研究,构成了与岩石圈构造和地球动力学有直接联系的"全球构造学"理论。软流圈在距地球表面以下约100公里的上地幔中,有一个明显的地震波的低速层,这是由古登堡在1926年最早提出的,称之为软流圈,它位于上地幔的上部即B层。在洋底下面,它位于约60公里深度以下;在大陆地区,它位于约120公里深度以下,平均深度约位于60~250公里处。现代观测和研究已经肯定了这个软流圈层的存在。也就是由于这个软流圈的存在,将地球外圈与地球内圈区别开来了。地幔圈地震波除了在地面以下约33公里处有一个显著的不连续面(称为莫霍面)之外,在软流圈之下,直至地球内部约2900公里深度的界面处,属于地幔圈。由于地球外核为液态,在地幔中的地震波S波不能穿过此界面在外核中传播。P波曲线在此界面处的速度也急剧减低。这个界面是古登堡在1914年发现的,所以也称为古登堡面,它构成了地幔圈与外核流体圈的分界面。整个地幔圈由上地幔(33~410公里深度的B层,410~1000公里深度的C层,也称过渡带层)、下地幔的D′层(1000~2700公里深度)和下地幔的D〃层(2700~2900公里深度)组成。地球物理的研究表明,D〃层存在强烈的横向不均匀性,其不均匀的程度甚至可以和岩石层相比拟,它不仅是地核热量传送到地幔的热边界层,而且极可能是与地幔有不同化学成分的化学分层。外核液体圈地幔圈之下就是所谓的外核液体圈,它位于地面以下约2900公里至5120公里深度。整个外核液体圈基本上可能是由动力学粘度很小的液体构成的,其中2900至4980公里深度称为E层,完全由液体构成。4980公里至5120公里深度层称为F层,它是外核液体圈与固体内核圈之间一个很簿的过渡层。固体内核圈地球八个圈层中最靠近地心的就是所谓的固体内核圈了,它位于5120至6371公里地心处,又称为G层。根据对地震波速的探测与研究,证明G层为固体结构。地球内层不是均质的,平均地球密度为5.515克/厘米3,而地球岩石圈的密度仅为2.6~3.0克/厘米3。由此,地球内部的密度必定要大得多,并随深度的增加,密度也出现明显的变化。地球内部的温度随深度而上升。根据最近的估计,在100公里深度处温度为1300°C,300公里处为2000°C,在地幔圈与外核液态圈边界处,约为4000°C,地心处温度为5500~6000°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