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径怎么算周长(直径算周长是怎么算的?)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本文目录
正文
1、直径算周长是怎么算的?
直径=周长÷π 因为圆的周长公式为:周长=π×直径,所以知道周长后,直径=周长÷π 在一个平面内,一动点以一定点为中心,以一定长度为距离旋转一周所形成的封闭曲线叫做圆。圆有无数个点。 圆是一种几何图形。根据定义,通常用圆规来画圆。 同圆内圆的直径、半径长度永远相同,圆有无数条半径和无数条直径。圆是轴对称、中心对称图形。 对称轴是直径所在的直线。 同时,圆又是“正无限多边形”,而“无限”只是一个概念。当多边形的边数越多时,其形状、周长、面积就都越接近于圆。所以,世界上没有真正的圆,圆实际上只是概念性的图形。
2、已知圆的周长,怎样求圆的直径或半径呢?依据是什么?
已知圆的周长,求圆的直径或半径方法如下:
1、已知圆的周长,求圆的直径:
直径 = 周长 ÷ π(3.14)
2、已知圆的周长,求圆的半径:
半径 = 周长 ÷ 2 ÷ π(3.14)
依据是:圆周率。
圆周率(Pi)是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值,一般用希腊字母π(读作pài)表示,π是一个常数(约等于3.141592654),是代表圆周长和直径的比值。它是一个无理数,即无限不循环小数。在日常生活中,通常都用3.14代表圆周率去进行近似计算。
扩展资料
总所周知,圆周率自诞生伊始,便与人类“纠缠”了近4000年。
而π,在希腊字母中排行第16位,是希腊语περιφρεια(边界、圆周之意)的首字母。尽管在四大古文明里早就有它的身影,但是,π真正作为一个通用常数被重新定义,也不过是近300年的事情。
据史料记载,1631年,π首次出现在数学家威廉奥特瑞德的著作《数学之钥》中;1706年,英国数学家威廉琼斯在他编写的数学教材《新数学导论》里也提到了π。
不过,此时的π估计还是欠些火候,并没有引起数学界太大的关注,直至遇到欧拉。
1748年,欧拉的代表作《无穷小分析引论》出版,在这本著作里,欧拉建议用符号“π”来表示圆周率,并且直接在里面使用了π。
在欧拉的积极倡导下,π终于成为了圆周率的代名词。
3、有了直径求周长怎么算?
圆的周长计算公式是:C=π*d或者C=2π*r,其中d是圆的直径,r是圆的半径,π是圆周率,知道直径直接乘以3.14就可以了
4、知道直径怎么算圆周长?
圆的周长=2*π*半径=π*直径。知道直径,就可以知道半径,直径=2*半径,圆的周长公式是2*π*半径,就可以得到直径求周长公式:周长=π*直径。扩展资料:圆的周长:圆周长的一半 c=πr半圆的周长 c=πr+2r圆的周长公式推导(此方面涉及到弧微分)设圆的参数方程为代入,可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