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的作者怎么读(《寒食》作者的读音是什么?)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本文目录
正文
1、《寒食》作者的读音是什么?
“韩翃”读:【hán hóng】。《寒食》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翃:hong,二声,同“飞”。春天的京城长安到处的柳絮随风飘扬,皇家花园里的杨柳随着春风飘拂。傍晚时分,权宠大丞在传送皇帝赐的蜡烛,蜡烛的青烟散入了五侯的家。【诗意】此诗含蓄而有情韵。前二句描绘出京城落花飞舞、杨柳摇曳的暮春景色,写花用一“飞”字,写柳用一“斜”字,均极为工巧传神。后二句写出寒食日宫廷生活的一个插曲,颇有意趣。
2、《寒食》的作者叫韩什么,那个字怎么念?
1.作者是:韩翃,念hán hóng。 2.怳,念huǎng,是“恍”的异体字,用法和读音同“恍”,“忽然”的意思。
3、古诗寒食的作者名字怎么读?
作者是:“韩翃”读:【hán hóng】
寒食
唐代: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译文
暮春时节,长安城处处柳絮飞舞、落红无数,寒食节东风吹拂着皇家花园的柳枝。
夜色降临,宫里忙着传蜡烛,袅袅炊烟散入王侯贵戚的家里。
注释
春城:暮春时的长安城。
寒食:古代在清明节前两天的节日,焚火三天,只吃冷食,所以称寒食。御柳:御苑之柳,皇城中的柳树。
汉宫:这里指唐朝皇官。传蜡烛:寒食节普天下禁火,但权贵宠臣可得到皇帝恩赐而得到燃烛。《唐辇下岁时记》“清明日取榆柳之火以赐近臣”。
五侯:汉成帝时封王皇后的五个兄弟王谭、王商、王立、王根、王逢时皆为候,受到特别的恩宠。这里泛指天子近幸之臣。
4、唐诗《寒食》的作者名怎么念?
韩(hán)翃( hóng)
韩翃,字君平,南阳(今河南南阳)人,唐代诗人。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天宝13年(754)考中进士,宝应年间在淄青节度使侯希逸幕府中任从事,后随侯希逸回朝,闲居长安十年。建中年间,因作一首《寒食》而被唐德宗所赏识,晋升不断,最终官至中书舍人。韩翃的诗笔法轻巧,写景别致,在当时传诵很广泛。著有《韩君平诗集》。
5、《寒食》古诗怎么读?
谢邀。
我记得诗名为《寒食》的古诗有许多,陆游写过,陈与义写过,还有韦应物、杜甫、白居易,但最出名的应当是韩翃。就是和柳娘爱到天昏地暗那个韩翃。
由于古代汉字和现代汉字发音多有不同,我简单标注一下,希望没有错。
春城无处不飞花,
这一句与现代发音基本相同。
寒食东风御柳斜。
食字读“SI”,四声,发音等同于“四”字,斜字读“XIA”,发音等同于“霞”字
日暮汉宫传蜡烛,
烛字读四声,发音近似于“住”
轻烟散入五侯家。
入字,读四声,发音近似于“日”
因此,全诗的发音应当是(疑是,我也不一定叫得准)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四)东风御柳(霞)。
日暮汉宫传蜡(住),轻烟散(日)五侯家。
当然,在现代场合,这么读是要挨骂的,要么是扯淡,要么是故弄玄虚,要么是炫耀,总之不应当如此读。建议把那个“日”字按现代发音读。
古代汉字的发音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唐朝诗是一个样子,宋朝时又变了,明清还转了一个拐,到清朝时变成北京话了。
官方语言的变迁也是如此,从西安话,河南话,南京话,北京话变得没完了。词韵比诗韵要宽其中一个原因便是,词一开始像诗一样来源于民歌,只是由于不被士大夫接受,所以流传中街巷之中。那些民歌才不管什么雅韵,唐韵,切韵,读起来顺口就好。
清朝人应当也是说古韵的,毕竟有一本《康熙字典》嘛,可是尽管如此,老百姓却不管那些,加上清朝南北融合,方言汇萃,所以就变成了现代汉语发音。
我记得闽南话应当是标准的古代语。
6、寒食的作者是哪位,怎么读?
你好,我是【笑天回答】,很高兴为你解答。寒食的作者是(韩翃)韩(hán)翃( hóng)韩(hán)翃( hóng)(生卒年不详)登天宝十三载进士第,官至驾部郎中、中书舍人。在大历十才子里,韩翃和李益也许是最著名的两个。这并非是由于他们的文学造诣,而因为他俩都是传奇里的有名角色。见《太平广记》卷肆捌伍许尧佐《柳氏传》。韩翃诗笔法轻巧,写景别致,在当时传诵很广。诗多写送别唱和题材,如《韩君平诗集》,《全唐诗》录存其诗三卷。更多专业的科普知识,欢迎关注我。如果喜欢我的回答,也请给我赞或转发,你们的鼓励,是支持我写下去的动力,谢谢大家。
7、寒食中作者的名字韩翃中的“翃”字怎么读?
《寒食》是唐代诗人韩翃创作的一首七绝。此诗前两句写的是白昼风光,描写了整个长安柳絮飞舞,落红无数的迷人春景和皇宫园林中的风光;后两句则是写夜晚景象,生动地画出了一幅夜晚走马传烛图,使人如见蜡烛之光,如闻轻烟之味。全诗用白描手法写实,刻画皇室的气派,充溢着对皇都春色的陶醉和对盛世承平的歌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