闰年闰月什么意思(闰年和闰月是什么意思?)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本文目录
正文
1、闰年和闰月是什么意思?
闰年是阳历每四年多出一天2月29天。
闰月是阴历五年二闰。闰余?岁律吕调阳。
2、闰年和闰月有什么区别,闰月又该怎么计算呢?能举例说一下吗?
闰年和闰月是有区别的。闰年是以阳历公历而言的,闰月是以农历阴历而言的。我国使用的农历,是阴阳合历,即阴历阳历混合在一起用,阴阳兼顾。而阴历阳历是两种参照物不同,计算不同的两种历法。
公历从阳历改造而来。公历是阳历之一种,参照物是太阳,主要是以太阳运行规律特点制定的,我国的阳历主要反明映在使用二十四节气上,是节气历。一个太阳回归年用时是365天5小时48分46秒。因为做历法,天数要计整数,于是便采用四舍五入法,平年只计365天,剩下的5小时48分4秒,积4年差不多够一天就增加一天,成366天。现行公历平年2月只有28天,这增加的一天就放在2月,成为29天。公历上称为四年一闰,且安排在以4除之能尽之年设闰。如2020庚子鼠年,能以4除尽,所以是闰年,2月有29天,平年就只有28天。重在日与年。
农历里的阴历,是以月亮运行规律特点而制定的历法,反映的是月相变化,朔望圆缺盈亏特点,重月与月相变化。月亮圆缺一次,其周期用时是29天12时44分3秒,天数计整,就采用月大三十天,月小二十九来调节,所以一年12个月就只有354天或355天。阴阳历年日差约有11天,阴阳历要搭配合用,就要有折中办法,于是采用阴历迁就阳历做法,在阴历里设置闰月,经计算,19年设7闰,就可使阴阳历的天数基本相同,有差也仅在一天之间。阴历闰月后,一年就有13个月,384天,即13次月圆缺。至于闰何月,不是随便的,是要经过节气推算计算的,闰月无中气,推算到没有中气出现的那个月就设闰,就是闰月。闰月最多的是五月,其次到四六月,再到三七月,二月,八月,九月,十月,正月腊月,百年无一。闰五月,19年里常有两次,四六月肯定有一次,也有两次的。2020庚子鼠年是闰四月,闰四月无中气。即今年既是闰年又是闰月,是闰年闰月同年了,成了双闰的年。一般闰年未必闰月,闰月未必闰年,双闰年,有,但不多,百年没几回的。
3、闰年闰月是什么意思?
“闰年”。我们通常所说的一年365天,其实是个约数,准确的数字应是365.2422日。那么一年365天,就与实际的一年相差O.2422日,这样四年之后就比实际的一年少了近一天。为了弥补这个差值,历法中规定,4年设一闰,即能被4整除的年份为闰年,另附加规定,凡遇世纪年(末尾数字为两个零的年份),必然被400所整除才算闰年。如1996年即闰年,2000年也是闰年,而1700年则不是闰年。阳历闰年的二月有29天,2月29日为闰日,阳历闰年有366天。也就是说阳历闰年的二月不叫闰二月,闰月为农历所特有。 现在再来说“闰月”。闰月指的是阴历中的一种现象,阴历是按照月亮的圆缺即朔望月安排大月和小月,一个朔望月的长度是29.5306日,是月相盈亏的周期,阴历规定,大月30天,小月29天,这样一年12个月共354天,阴历的月份没有季节意义,这样一年就与阳历的一年相差11天,只需经过17年,阴阳历日期就同季节发生倒置。
4、在古时候有闰月吗?依据是什么?
感谢邀请。
古时候,不论是中国、西方还是阿拉伯历法,都有了“置闰”——中国叫“闰月”,西方和阿拉伯历法叫“闰年”(包括闰日)——当然,中国有闰月的年份也叫“闰年”。
在中国,至少在殷商历法中已经有了“闰月”。1914年,罗振玉于《殷墟书契考释》一书中,首次提出了商代历法已经“置闰”的见解。后来,董作宾、常玉芝、陈梦家等众多学者都做过专门研究,大家比较一致地赞同罗振玉的观点。
多数学者还认为,殷商时期,年终置闰法和年中置闰法是同时并用的——前期多用年终加一闰月的方法,逐渐改为年中加闰月的方法。
学者们在对甲骨文和青铜器铭文研究中,还发现了殷商时期“失闰”和“补闰”的情况——应该“闰”的时候没“闰”,只好后补,于是出现了某年“十四月”的局面(《合集》21897、22847,《集成》4138)。
失闰、补闰和年终置闰,说明殷商时期,对于“置闰”还不够娴熟,以至操作上出现了“马后炮”的情况。
按照《尚书.尧典》的说法,帝尧“以闰月定四时成岁”——这是说,尧的年代,距今四千一二百年左右,已有了“置闰”的历法。《史记.历书》说,“盖黄帝考定星历,建立五行,起消息,正闰余”——在黄帝的年代,“置闰”这个事,就已经确定下来了。此两种说法,主要是没有足够的证据材料支撑,无法“板上钉钉”。
《汉书.律历志》讲,上古至三代,有黄帝、颛顼、夏、殷、周、鲁六种古历。不过,南北朝时期的大天文学家和数学家祖冲之考证之后说,这六种历法都是周末汉初行用的历法。这个六历说法,也不太靠得住。 但是,可以作为参考的,一是对中国古历法始终有“夏历”之说;二是“殷历”确实存在——商族祖先是于夏代祖先并行发展的——商祖先“契”约活动于距今4000年前左右,因此,夏历和殷历并行存在或者共用也未可知——只是殷商甲骨文被发现了,得以证明,而夏代目前还未见文字遗存而已。
无论如何,距今3000年以前的中国古历法,已经有了“闰月”。
其他主要历法中,有“闰日”“闰年”,没有“闰月”。现在世界上普遍使用的“公历”,是16世纪罗马教皇格里高利设立的“太阳历”——即所谓“阳历”。其是在公元前46年由古罗马执政官儒略.凯撒组织制定的“儒略历”基础上形成的。儒略历,为了调整历法和“天文年”的偏差,规定了每400年中置97个“闰日”,基本上四年为一“闰年”。
伊斯兰教历法,是以月亮之相为周期的“阴历”。其在30年中置11个“闰日”,有“闰日”的年份为“闰年”。阿拉伯世界中,还有一种“回回历”,属“太阳历”,每128年置31个“闰日”,逢有“闰日”的年份为“闰年”。
中国古时的“闰月”,是因为实行的是“阴阳合历”。有人称中国古历法为“阴历”,这是不对的。准确地说,中国古时历法,包括现在还在延用的“农历”,属于“阴阳合历”。
所谓“阴阳合历”,通俗地说,就是参照太阳纪年,依据月亮纪月。
1,先说太阳纪年。
中国的古人,至少在距今5300-4500年前,已开始对太阳的“运行轨道”进行有目的的观测,良渚遗址发现的观测石柱可以证明——观测太阳通过两根石柱照射于地上的位置变化。
在这种观测的基础上,古人有了“黄道”一说——在地面观测太阳而描绘出的太阳运行轨道。“黄道”这个概念,周朝至汉代才至完备,但在殷商,也有了雏形。可以证明的,是当时有了“岁”的概念,并广泛应用于纪年。
关于“岁”。汉代许慎在《说文解字》里说:“岁,木星也。越历二十八宿(xiù),宣徧(biàn)阴阳,十ニ月一次。”
“岁”,是木星的古名,又称“岁星”。其为太阳系行星之一,与金水火土四行星合称“五星”。
甲骨文中已有“岁”字,并用来纪年——纪年的方法是“天干地支”。 具体怎么纪年呢?靠观察“岁”星行经黄道环绕周天的位置。古人在黄道周边不同位置,选择了二十八个恒星群作为参照标志,称为“二十宿”。“岁星”会在不同时间经过这“二十八宿”的旁边,所以许慎说“越历二十八宿”——如“岁在大火”,就是说木星运行到了天蝎座a星附近。
古人把太阳在黄道上运行一周天,分为等分的“十二次”。许慎说“十二月一次”——就是木星“走了一格”,这“一格”就是“一次”,也是一年。
木星走完“十二次”,用时4332天有余,不满十二年——这是古人长时间观测的精确结果。 2,再说月亮纪月。
殷商时期,即已经开始通过月亮来纪月了。当时以新月作为每个月的月始,观察下来,每个月有30天和29天不等。
到了周汉时期,每个月的月始,改为朔旦之日——就是“岁星”和太阳同在东方升起的那天——这一天的特别之处在于,恰好是月亮居于地面和太阳之间,没有太阳的反光,地面上看不见月亮——这叫“朔”。
不管是新月做月始,还是朔日最月始,都是根据月亮的运行纪月,所以是“阴历”,或叫“太阴历”。
中国古代历法,直到现在沿用的农历,都是太阳纪年、月亮纪月的“阴阳合历”。 3,“闰月”为解决矛盾而设立。
以太阳纪年的阳历,从地上看,就是太阳在黄道上行走一周,合365.2422日; 阴历以月亮为准,即月球呈现出的一圆一缺为一月,合29.53059日。十二月为一年,只有354日或355日——这就出现了矛盾。
这个矛盾,给农业生产带来极大不便。因为季节和时令是随着太阳的视觉运动而变化的。若单纯以月之晦朔为准置历,则每年的季节时令就要逐年比上一年后移十天多。
为解决这个矛盾,亦即历法与季节时令的矛盾,至少从殷商开始,就采用“闰月”的办法——把阳历比阴历多余出来的日数累计起来,隔几年置一闰月。
所以许慎在《说文》里,对“闰”的解释是“余分之月”。《谷梁传》说:“月者,附月之余日也,积分而成于月者也。”这句话正是“余分之月”的最好的注脚。
最早,古人曾经三年一闰。但还有余分。后来就规定五年两次,这就是“五年再闰”。不过,五年再闰还不足。于是改为“十九年七闰”。
我国的战国时期,已行十九年七闰之法。
闰月的设置,是在需要增加闰月的那一年,挑选一个不含“中气”的时间段——二十四节气里,出现在上半月的叫“节气”,出现在下半月的叫“中气”——闰月一定是没有“中气”,月份的排名仍沿用上个月的数字。
(图片来自网络)
5、闰年和闰月是什么意思?
说的有条理一些:1。闰年是公历的名词。公历规定每400年97闰,不逢百的年份能被4整除的,就是闰年,这一年的2月是29天;其余年份的2月是28天。除了2月以外,其它月份的天数没有平年和闰年的区别。2。闰月是中国的农历的名词。农历因为是阴阳历,所以要兼顾月亮和太阳。由于每个月都要保证十五或者十六是满月,所以每个月大约是29.5天。一般年份12个月就只有355天。这样一年年累计下来,会和季节脱节(因为地球公转周期是365天)。所以每三年左右要加一个月,使得农历年在长期平均上与公历年的长度一致,大约是365.2425天。加的这一个月就叫做闰月。农历的闰月大概是十九年七闰。
6、闰年有闰月-什么是闰年,什么是闰月?
因为地球绕太阳一周是365天5小时48分46秒,不是整的天数。阳历大月31天,小月30天计,而2月则是28或29天,28天是平年29天闰年,(闰年的计算口诀:4年一闰、100年不闰、400年又闰。也就是每四年加一个闰年,当遇整100年时不加闰年,再当遇整400年时又是闰年。由于地球绕太阳的时间不是整数所以才需要这样复杂的方法来调整,尽可能的确保日历与地球绕太阳实际时间更加接近。)也就按28天计时将多出的时间合成一天也就是闰年的29天了;而我阴历也就是我国农历大月30天小月29天计算,把多出的时间合成一个月来补齐,也就是阴历的闰月了。
7、为什么会有闰月?
为什么会有闰月?那就要先了解阴阳历法的不同。二O二O庚子年,阴历就有闰月,是闰四月,变成这年有十三次月圆,阴历有十三个月,有384天,比平时阴历年多了一个月。
我国使用的历法有点复杂,不但使用世界公认公用的公历(阳历),也同时使用许多国家不用的阴历,干支历。我们平时说的用的农历,是阴阳合历。说的闰月是指阴历,不是阳历,也不是干支历。
我国在夏朝时就使用夏历,夏历就是阴阳合历。也即是在夏朝时,我国就创制有了阳历与阴历。阴历阳历是两套计算不同的历法。阳历是以太阳运行规律特点而制定的,阴历是以月亮运行规律特点而制定,阴阳历各有计算法,各有特点。阴历重月,只反映月亮运行周期,了解月朔望圆缺盈亏特点。阳历重年,阳历反映太阳运行周期特点,形成四季变化更替,寒热不同。我国先人正是依据太阳运行规律特点而创制了二十四节气而用以指农事与日常做作。知道阳历比阴历重要,但人又习惯于形象的月圆缺,于是使将阴阳历合到一起同用。但矛盾由此而生,同是十二个月,阴阳历的月日就有异,年差就十天以上,如何解决这矛盾?我国先人也找到了解决矛盾的办法:让阴历设置闰月,经过计算,使阴历十九年七闰,让阳历19年天数与阴历十九年天数基本相等,有误差也仅是一天。阴历置闰月后,阴阳历合用就不会跑得偏,可有效控制了,不然阴历就难分四季与寒热了。闰月是人为造出来的,是为使阴历配合阳历而有必要设置的。
一个太阳回归年用时是365天5小时48分46秒,天数计整,所以平年阳历365,四年一闰年,闰年366天。月亮圆缺一次,周期用时是29天12时44分,所以阴历大月三十天,小月二十九天,一年有时有七个大月,一年十二个月是354天或355天。阴阳历年日差有十到十一天,积三年就有三十天以上之差,阴历要追阳历,不补足,就会越差越多。幸好阳历重年,阴历重月,阴历以添月补足,就可以解决矛盾了,于是采用置闰法,并形成十九年有七闰的特点。由于置闰,也岀现了双春年无春年等现象,这都不足为怪了。弄通了阴阳历法,就知道了个中理,并非有什么怪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