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ve a Question?

如果您有任务问题都可以在下方输入,以寻找您想要的最佳答案

经史子集分别指什么(经、史、子、集指的是哪几部书?)

经史子集分别指什么(经、史、子、集指的是哪几部书?)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本文目录

  • 1、经、史、子、集指的是哪几部书?
  • 2、经史子集分别指什么?
  • 3、经史子集指什么,各包括什么?
  • 4、经、史、子、集在中国文学中各指什么类的书?
  • 5、“经史子集”分别指的是什么,怎么区分?
  • 6、我国经史子集是指什么?
  • 7、高中语文文学常识中的“经史子集”分别指什么?也就是说他们的意思是什么?多谢啊?
  • 8、经、史、子、集,分别指的什么?
  • 9、四库全书中四库“经史子集”,“子”“集”分别指什么?
  • 正文

    1、经、史、子、集指的是哪几部书?

    经史子集,中华经典

    ①经:儒家经典著作,一朝编定,千载不移;

    ②史:史书不为亲者隐,不为尊者讳,通古今之变,成多家之言;

    ③子:学派纷呈,百家争鸣,荟萃诸子,旁搜异闻;

    ④集:世上万象,笔底波澜,诗文胜境,气象万千。  

      

      

      

      

      

      

      

      

    2、经史子集分别指什么?

    经:经书,指儒家经典著作;史:史书,即正史;子:先秦百家著作,宗教;集:文集,即诗词汇编。泛指我国古代典籍。出处:《新唐书·艺文志一》:“两都各聚书四部,以甲乙丙丁为次,列经史子集四库。”示例:就从妹子说一句书,无论~,大家都顶针续麻依次接下去。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七十八回“经史子集”是中国古籍按内容区分的四大部类。一些大型的古籍丛书往往囊括四部,并用以命名,如《四库全书》、《四部丛刊》、《四部备要》等,可见四部分类对古籍的重要意义。

    3、经史子集指什么,各包括什么?

    经史子集指什么,各包括什么

    我国古代图书分为四bai部,即“经史子集”,四部的名称和顺序是是在《隋书·经zhi籍dao志》中最后确定下来的。

    经部:指儒家学说,儒家经书开始有五部,即诗、书、易、礼、春秋,称为“五经”。从唐代到宋代,形成十三经,即易、书、诗、周礼、仪礼、礼纪、左传、公羊传、谷梁传、论语、孝经、尔雅、孟子。

    史部:指记载历史兴衰治乱和各种人物以及制度沿革等的历史书,远在四千多年前,中国即有历史的记录。各种体裁的历史著作都属于这一类。

    司马迁的《史纪》为中国正史的开始,以后几乎每朝一史,共有二十四史。此外古史、野史、法典、地志、职官、政书、时令等,凡记事的书籍均归入史部。

    子部:指记录诸子百家及其学说的书籍。春秋战国之际,学者辈出,百家争鸣,哲学、名学、法学、医学、算学、兵学、天文学、农学十分发达。每家著书一种,后人因为次于经书而成一家之言,所以称为子书,道教、宋明理学、清朝的考据学也都归入子部。

    集部:凡历代作家的散文、骈文、诗、词、曲等集子和文学评论著作,均归入此类。属于一人所有的称为别集,汇选若干人的作品称为总集,有关诗的集子称为诗集。

    4、经、史、子、集在中国文学中各指什么类的书?

    “经史子集”是我国古代读书人对经典的分类法。“经”是指古代社会中的政教、纲常伦理、道德规范的教条,主要是儒家的典籍,史”是指历史典籍,“子”是指春秋战国以来诸子之学,“集”是指古代诗文词赋的著作。

    5、“经史子集”分别指的是什么,怎么区分?

    按《四库全书》的分法: 经部:易、书、诗、礼、春秋、孝经、五经总义、四书、乐、小学 2.史部:正史、编年、纪事本末、别史、杂史、诏令奏议、传记、史抄、载记、时令、地理、职官、政书、目录、史评 3.子部:儒家、兵家、法家、农家、医家、天文算法、术数、艺术、谱录、杂家、类书、小说家、释家、道家 4.集部:楚辞、别集、总集、诗文评、词曲

    6、我国经史子集是指什么?

    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产物,适用于传统文化典籍,我们学习的四部,基本是按照《四库全书》的分类来,从而达到熟悉古籍、进而了解传统文化的目的。先来谈一下经史子集的四部分类法。经部:收录儒家“十五经”及相关著作。十五经是指在南宋形成的十五部儒家经典,分别是《诗经》《尚书》《周礼》《仪礼》《礼记》《周易》《左传》《公羊传》《谷梁传》《论语》《尔雅》《孝经》《孟子》《大学》《中庸》。相关著作包括十五经注疏、经学史及小学类。其中小学类分训诂、字书、韵书。简言之,只有与儒学相关的典籍和研究成果才会收录在经部。史部:收录史书,包括正史类、编年类、纪事本末类、杂史类、别史类、诏令奏议类、传记类、史钞类、载记类、时令类、地理类、职官类、政书类、目录类、史评类等15个大类。其中值得注意的是, 宋以前有关时令的书籍,都入子部农家,但诸书所载,上自国家典制,下至民间风俗,不仅仅限于农事,故另列时令一类,《四库全书》沿用 宋 人旧例。也就是说除了自然科学性质的农学,其他与农事相关的列入史部时令类。地理类包括地志县志,记载方域、山川、风俗、物产等,也就是如今地理研究的东西。子部:收录诸子百家著作和类书。道家、法家、佛家等除了儒家经典的各家典籍;记录器物、食谱、草木鸟兽虫鱼名字的谱录类;古代百科全书的类书,比方说《永乐大典》;记载杂事、异闻、琐语的小说家类;与现代自然科学相关的医学、农学、物理、数学、天文学 、化学等等;现代人称之为迷信的相宅相墓、占卜、命书相书、阴阳五行以及来推测人的气数和命运的术数;书法图画;野史收录在杂家类和小说家类,等等。值得注意的是,子部也有部分儒家典籍,主要是没有成为主流(孔孟)的儒家典籍,如荀子的作品。子部儒家要成一家之言。集部:收录诗文词总集和专集等,主要包括文学作品。值得注意的是,集部里没有近代小说体裁的文学作品,但是这不代表我国古代没有小说。中国古代小说是从隋唐开始逐渐形成的,主要是唐传奇和后来的宋话本及明清小说,我们熟悉的三言二拍、四大名著并不入集部,因为在古人眼中这些都是不入流的。《红楼梦》的文学价值是在近代以后新文化运动时期才被逐渐发掘认可的,直到现在形成了蔚为壮观的红学。如今,我们主要是遵循《四库全书》的分类,因为《四库全书》是四部分类法的集大成者,清代的乾嘉学派也是儒学发展的顶峰,当今的学者基本上是无法超越了。经史子集的四部分类法也体现了我们传统的学问体系,儒学是重中之重,专门用一部来收录,自然科学则无足轻重,只占了子部极小的部分。直到近代受到了工业文明的力量的极大的震撼,中国的自然科学才逐渐发展起来,到如今就占有了“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对人文学科的压倒性优势,一方面是我们在自然科学方面与西方国家确实存在不小的差距,另一方面则是近代史血的教训。但是经史子集的界限也不是不可逾越的,陈寅恪先生的《元白诗笺证稿》就是“以诗证史”的代表作,内容主要就是借助唐诗来考证唐史。《酉阳杂俎》是唐代小说家段成式的笔记小说集,内容包罗万象,属子部;《徐霞客游记》是明末地理著作,属史部;《广韵》是北宋时代官修的一部韵书,属经部。看到一本书怎么才知道它属于哪一部?首先要先清楚这本书写的是什么,其次记住基本的经史子集的分类,最后再相互对应就可以确定了,在我们的日常阅读中这基本就足够了。如果是更学术的分类,就需要具体查寻了。

    7、高中语文文学常识中的“经史子集”分别指什么?也就是说他们的意思是什么?多谢啊?

    经史子集”是我国古代读书人对经典的分类法。 “经”是指古代社会中的政教、纲常伦理、道德规范的教条,主要是儒家的典籍,有儒学十三经:《周易》、《尚书》、《周礼》、《礼记》、《仪礼》、《诗经》、《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论语》、《孝经》、《尔雅》、《孟子》。 “史”是各种体裁历史著作,分为正史、编年、纪事本末、别史杂史、诏令奏议、传记、史钞、载记、时令、地理、职官、政书、目录、史评十五类。 “子”是诸子百家及释道宗教著作,分为儒家、兵家、法家、农家、医家、天文算法、术数、艺术、诸录、杂家、类书、小说家、释家、道家十四类。 “集”是收历代作家一人或多人的散文、骈文、诗、词、散曲等的集子和文学评论、戏曲等著作,分为楚辞、别集、诗文评、诗词五类。

    8、经、史、子、集,分别指的什么?

    1、经:是指儒家列为经典和注释经典的著作,如“四书五经”。“四书”指《大学》、《论语》、《孟子》、《中庸》,“五经”指《诗》、《书》、《礼》、《易》、《春秋》。

    2、史:记述历史史实、地理疆域、官职等的书。有以年代为线索编排有关历史事件的编年体历史著作。如《左传》;有以人物活动反映历史事件的纪传体历史著作,如《史记》;有以事件为主线,将有关专题材料集中在一起,首创于南宋的纪事本末体的历史著作,如袁枢的《通鉴纪事本末》;有以国家为单位分别记述的国别体历史著作,如《国语》、《战国策》等。

    3、子:指战国以来诸子百家的著作及工、农、医等各种科学技术著作,诸如《墨子》、《庄子》、《韩非子》、《本草纲目》、《梦溪笔谈》等。

    4、集:是指历代作家诗文集,诸如《乐府诗集》、《古诗九十九首》、《全唐诗》、《古文观止》等。“经史子集”是中国古籍按内容区分的四大部类。一些大型的古籍丛书往往囊括四部,并用以命名,如《四库全书》、《四部丛刊》、《四部备要》等,可见四部分类对古籍的重要意义。扩展资料: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产物,适用于传统文化典籍。今天,它仍是我们熟悉古籍、进而了解传统文化的一把钥匙。五四以来,我国借鉴西方的图书分类法,按现代学科体系进行图书分类。汉代以后,各种官修,私撰的古籍分类目录不断涌现,分类方法也不断有所改进。西晋荀勖的《晋中经簿》将六略改为四部,即甲部录经书(相当于六艺),乙部录子书(包括诸子、兵书、数术、方技),丙部录史书,丁部为诗赋等,这就奠定了四部分类的基础。东晋李充所编《晋元帝书目》根据当时古籍的实际情况,将史书改入乙部,子书改入丙部,这样,经、史、子、集四部分类已略具雏形。四部体制的最终确立,体现在《隋书·经籍志》中,这部实际上由唐初名臣魏征所编的目录,正式标注经、史、子、集四部的名称,并进一步细分为40个类目。隋朝以后图书分类的主流是沿用四部分类。

    9、四库全书中四库“经史子集”,“子”“集”分别指什么?

    据四库提要,经部分十类,分别为:易类,书类,诗类,礼类,春秋类,孝经类,五经总义类,四书类,乐类,小学类;史部十五类,分别为:正史类,编年类,纪事本末类,别史类,杂史类,诏令奏议类,传记类,史抄类,载记类,时令类,地理类,职官类,政书类,目录类,史评类;子部十四类,分别为,儒家类,兵家类,法家类,农家类,医家类,天文算法类,术数类,艺术类,谱录类,杂家类,类书类,小说家类,释家类,道家类;集部分五类,分别为:楚辞类,别集类,总集类,诗文评类,词曲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