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ve a Question?

如果您有任务问题都可以在下方输入,以寻找您想要的最佳答案

常有欲以观其徼怎么读(如何赏析“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这句话?)

常有欲以观其徼怎么读(如何赏析“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这句话?)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本文目录

  • 1、如何赏析“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这句话?
  • 2、怎么理解《道德经》中“恒无欲,以观其妙;恒有欲,以观其徼?
  • 3、“徼”的读音在老子的《道德经》中的“常有欲以观其徼”中的“徼”字应该怎么读?读几声?为什么?这里的“徼”字是作为名词用的?
  • 4、《道德经》里的“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该怎么理解?
  • 5、“欲以观其徼”里面的“徼”怎么读,意思是什么?
  • 6、道德经中一句: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徼字怎样念?
  • 7、“欲以观其徼”里面的“徼”怎么读,意思是什么?
  • 正文

    1、如何赏析“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这句话?

    把这里的妙应理解为道运动的自然途径,徼为表象。无欲就能观察到道运动的自然规迹,有欲,只能观察到道运动的表象。

    2、怎么理解《道德经》中“恒无欲,以观其妙;恒有欲,以观其徼?

    意思是:以无为来观察世间的奥妙(运行规则),以有为来观察世间的规则是如何运行的。这世界却在运行之中,千变万化,普通人也很难悟道。

    3、“徼”的读音在老子的《道德经》中的“常有欲以观其徼”中的“徼”字应该怎么读?读几声?为什么?这里的“徼”字是作为名词用的?

    这个字读音为:jiào(第四声) 它的意思有:

    1、巡查。

    2、边界,边塞;引申为边关、边卡;再引申为边涯、界限。

    3、激发,激励。 常有欲以观其徼”释义为:宇宙万物最初没有名字,不做分别。有了名字,才分出万物。因此,要常从“有”中去观察体会“道”的端倪;要常从“无”中去观察领悟“道”的奥妙。

    4、《道德经》里的“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该怎么理解?

    妙喻自性,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变化无穷,威灵莫测。明明了了,觉而而知。灵寂常光,无为常为。檄是父母之气,孔流不净,四大假合,终是败坏。虽红尘滾滚,缘尽于眠。有圣有灵,境无亦无。终是虚空。所以要去欲回归方能自明明人。欲望是无明,不破见不了明明德本来!南无阿弥陀佛

    5、“欲以观其徼”里面的“徼”怎么读,意思是什么?

    徼(jiào):边际、边界。引申端倪的意思。

    扩展知识:

    中国古代以水流断面积计算流量时采用的单位。北宋改修汴渠,引洛河清水为源,计算水源大小,即以洛水及支流的水流断面积与汴渠所需的水流断面相比较,同时考虑到流速的不同。

    古籍解释:

    康熙字典

    《广韵》古吊切《集韵》吉吊切,?音叫。《说文》循也。《前汉·百官表》中尉,秦官,掌徼循京师。《注》师古曰:徼,遮绕也。

    又《韵会》逻卒曰游徼。《后汉·臧宫传》少为县亭长游徼。《注》每鄕有游徼,掌循禁奸盗也。

    又《玉篇》边徼也。《史记·司马相如传》南至䍧牱为徼。《注》徼,塞也。以木栅水,为蛮夷界。

    又《广韵》小道也。《班固·西都赋》徼道绮错。

    又《韵会》一曰徼妙。《老子·道德经》常有欲以观其徼。

    又《唐韵》古尧切《集韵》坚尧切,?叫平声。《玉篇》要也,求也。《左传·昭三年》徼福于太公。《注》徼,要也。《礼·中庸》小人行险以徼幸。《疏》徼求荣幸也。

    又《广韵》抄也。《论语》恶徼以为知者。《注》徼,抄也。抄人之意,以为已有。

    又《集韵》伊消切,音邀。遮也。《司马相如·子虚赋》徼?受诎。《注》司马彪云:徼,遮也。?,倦也,谓遮其倦者。

    6、道德经中一句: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徼字怎样念?

    ● 徼jiǎoㄐㄧㄠˇ◎ 同“侥”。◎ 求。笔画数:16,部首:彳,笔顺编号:3323251141533134其它字义--------------------------------------------------------------------------------— 汉 典 Zdic.net — ● 徼jiàoㄐㄧㄠˋ◎ 边界:~外。◎ 巡逻,巡察:~巡。~道(巡查警戒的道路)。笔画数:16,部首:彳,笔顺编号:3323251141533134从以上看,应该是第四声。

    7、“欲以观其徼”里面的“徼”怎么读,意思是什么?

    徼,读音是jiào,边际、边界的意思,引申为端倪的意思。 这一句出自春秋时期老子的《道德经》的第一章<天地之始>。 节选原文: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译文: 道,可以说出来的,就不是永恒的道;名,可以叫出来的,就不是永恒的名。无,是天地原始的名字;有,是产生万物的名字。所以常从“无”中,去观察道的奥妙。常从“有”中,去观察道的运行。这两者是同一个来源,只是名称不同。都可说是含义深远。深远再深远,就是一切奥妙的总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