奕劻怎么读(奕劻是怎么读?)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本文目录
正文
1、奕劻是怎么读?
奕,拼音:yì;劻,拼音:kuāng。劻的意思是着急、不安。庆亲王奕劻能力有限,名声不好,却被称为清末政坛的常青树,地位显赫,除了慈禧、李鸿章和袁世凯,就数他。自1884年到大清倒台的27年中,他先后主管外事、海军、财政等重要工作,后期做到大军机和内阁总理大臣。光绪二十四年,封铁帽子王。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与李鸿章代表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为首席军机大臣,仍总理外务部。宣统三年(1911年),为皇族内阁总理大臣、弼德院总裁。清朝灭亡后,迁居天津。民国六年(1917年)1月29日病死。
2、“奕䜣”这个词语怎么读?
奕䜣的读音:yì xīn。奕是一个汉字,读音为yì,总笔画数为9,属于褒义词。释义为:积累、重复/重叠;光明;表达某种情绪增强 [1] ;姣美。通“弈”,下棋,闲习。欣xīn(ㄒㄧㄣˉ)本义:说破。打开天窗说亮话。引申义:欣喜。(形声。字从言,从斤,斤亦声。“斤”本指斧钺,转指“凿破”。“言”指言语。“言”与“斤”联合起来表示“说破”。扩展资料:爱新觉罗·奕欣(1833年1月11日—1898年5月29日),号乐道堂主人,清末政治家、洋务运动主要领导者,清朝十二家铁帽子王之一。道光帝第六子,咸丰帝异母弟,生母为孝静成皇后博尔济吉特氏,道光帝遗诏封“恭亲王”。为了求强求富,增强镇压太平天国和抵御外侮的能力,奕欣支持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大搞洋务运动,以兴办军事工业为重点,也兴办民办工业,中国的近代工业从此起步。为了洋务事业,兴办新式学校,派出留学生,促进了近代教育事业发展。奕欣奏请两宫皇太后重用曾国藩,与列强极力维持和局,借师助剿,终于镇压了太平天国,赢得了同治中兴,奕欣获得“贤王”美称。
3、“奕劻”的读音是什么?
道光十八年(1838年)三月二十四日(农历二月二十九日)奕劻出生于北京,过继庆郡王绵慜为嗣子,初封辅国将军,后晋爵贝子、贝勒,同治十一年(1872年)九月,加郡王衔,任御前大臣
4、走向共和中,慈禧太后跟奕劻平辈且只大三岁,为何却说没白疼他?
我来回答吧:
因为北洋水师阅兵一事,光绪帝生父醇亲王奕譞,就因为即兴作了一首诗,结果就被慈禧太后活活吓死。
醇亲王一死,颐和园工程总负责人一位便落了空,机会就这样落到了另一位王爷身上,他就是庆郡王奕劻。
奕劻一番操作之后,被慈禧太后当面夸奖:
“倒是个明事理的,我没白疼你。”
那么奕劻是谁,他究竟干了些什么事,明明年龄只比慈禧小三岁,且是同辈,咋就成了慈禧太后口中的没白疼他呢?
一、
一场阅兵引发的两国动荡就此展开,日本全国上下都在勒紧裤腰带买军舰,甚至该剧的颜值担当纯子小姐,也把自己的第一次贡献了出去。
相反,大清国这边,一方面光绪帝还在论功行赏,一方面众人之间的明争暗斗还在继续。
由此可见,团结多么重要,达成共识多么重要。一个国家,尤其是在内忧外患之时,真的需要先安定内部,统一思想拧成一股绳,一同对抗外部,只有这样,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光绪帝的脸上看不到一丝刚刚失去老爹的痛苦,坐在龙椅上的他,终于可以痛快地大封群臣。实际上,并非完全是北洋水师阅兵的原因,更重要的是庆祝慈禧太后的60大寿。类似于新皇登基,大封群臣,而大清朝这次封赏,则是庆祝慈禧老太太光荣退居二线。
没有什么比慈禧太后退居二线,更让光绪帝高兴的了,再加上之前一直拉拢李鸿章,正好趁此机会大大封赏:
“着,(李鸿章)晋封为一等忠肃候!”
同时命令户部尚书翁同龢,抓紧时间把国库里仅剩的60万两银子,快点拨给北洋水师。
其实,历史上那一年同时晋封的还有庆郡王奕劻,他就是在慈禧太后60岁寿辰时,获封庆亲王。
但是在剧中,此时的他还是庆郡王,刚刚接管颐和园工程,成为清朝晚期,继恭亲王奕䜣、醇亲王奕譞后,第三个获势的王爷。
(哈哈,太子胤礽,你换了个剧组,我就不认识你了吗?)
二、
庆郡王奕劻一出场,就到了当铺,显然,他已经是常客了,因为当铺伙计发话了:
“您又来典当点什么呢?”
为什么《走向共和》这部剧经典呢,就在于把整个晚清人物众生相都给刻画了出来。大到太后,皇上,日本天皇,小到一个妓女纯子,一个当铺的小伙计,言谈之间,其形象跃然纸上。
小伙计没走一步都是在猜,但掌柜就不同了,人啊,之所以你是伙计,他是掌柜的,就是因为掌握的信息不对称导致。领导同样如此,不要觉得他当领导好像很厉害,其实不过是他获得的信息比你多,更能快速做出准确率高的决策而已。
掌柜的一出来,立马把大碗茶换成名贵的西山云雾,把奕劻要赎回的珠子也给重新包装了一下,关键是还不要钱,还白送二百两银子。
整段对话,就为了表明两件事,一件事是奕劻穷困潦倒,平时靠典当自己的家业过日子。第二件事则是,他即将时来运转,成为掌柜的口中大清朝除太后和皇上以外,最有权势的王爷。
奕劻确实穷过一段时间,但剧情中都到了慈禧太后快过60大寿了,他早就不穷了。
在《泰晤士报》里曾经对奕劻有过一段描写:
“早年甚贫乏,以其为中国绘画山水之能手,兼擅长书法,尝为人教读,且资书画以糊口,藉以略增其所入。”
这段话说明,奕劻的文笔绘画相当出色,早年是靠卖画卖字教书糊口。
三、
奕劻这个人虽然有一定文采,但是并无治国之策,本来就是一闲散旗人,直到他遇到了桂祥。
桂祥这个人并无特殊的地方,关键在于他的姓氏,他姓叶赫那拉,没错,他就是慈禧太后的亲弟弟桂祥。
这些八旗子弟的文化水平着实让人着急,慈禧很喜欢这个弟弟,但是她这个弟弟不识字,俩人又很难见面,于是充当写信角色的就是桂祥的好伙伴奕劻。
相对来说,奕劻的见识要比桂祥多,字又写的漂亮,深受当时还是懿贵妃的慈禧喜爱。再加上书信一来一往,也让叶赫那拉家族的一些事情让奕劻得知,跟慈禧的关系也越来越好。
穷,应该是不穷,职务嘛,也算是爬的快,早在恭亲王奕䜣被免职的1884年,他就接下了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职务了。
1885年就作为醇亲王的副手,协同办理海军事务,这也是为什么醇亲王死亡,他顶上的原因所在。
这个人抠门倒是抠门,不然手下也不会抱怨这点钱,根本买不到上好的木材,在剧中更是见谁都张口闭口自己穷:
“我可是穷贝勒爷出身,针尖挑土过来的,一丝一毫计较惯了!”
随后小德张就把李光昭引见给他了,李光昭是晚清有名大大骗子,不过编剧硬把同治朝的事搬到光绪朝,有点穿越的感觉。他给的木头不错,可惜就这么几根,本身就是个骗局,这个奕劻确实是能力一般,跟小德张比起来都差得远。
四、
事后,李莲英质问小德张:
“李光昭这事,你捞了多少好处?”
记住,领导一定要拿大头,你小德张敢掏出十万两银票贿赂我,我就要知道你拿了多少。
小德张回答是不过是一座小四合院,哈哈,大家知道现在北京城一座小四合院多少钱吗?
北京城的四合院可不是只按建筑面积算的,而是整个占地面积算,单价在8-30万每平。一般情况下,一座小四合院占地400平米,建筑面积200平米,售价在几千万到几亿不等。
幸亏李莲英不懂房地产,不过十万两银票也相当于现在的一千多万块钱了。
李莲英不仅敲打了小德张一顿,还顺便把庆郡王奕劻评价了一番:
“如果庆王爷生下来就是郡王爷,他就不这么贪了。”
越穷越贪,这句话也是有一定道理的,《人民的名义》中开篇就让人惊喜万分的侯勇就是典型。吃着白水面条,却贪了巨款,用他自己的话讲,之所以自己这么贪,完全是穷怕了。
同时,李莲英还总结了奕劻的名言:
“什么都是虚的,只有银子是实的。”
晚年的奕劻有一大爱好,那就是过生日,不是他在组织生日聚会,就是去别人家聚会的路上,当然,敛财能力也是大大的好。
后来更是跟袁世凯纠缠不清,据说袁世凯曾经见他,一次性就送了十万两银子,后来的泰晤士报报道,庆亲王的银行存款高达712.5万英镑。
五、
回到我们的题目,李光昭送了一本书,叫《书海双楫》给翁同龢,一举收获他心。而光绪帝准的那60万两给北洋水师的银子,就这样被翁同龢批给了李光昭,打了水漂。
不过这在历史上也是杜撰的,当年(同治朝)弹劾李光昭的人中,就有翁同龢,真是躺着也中枪啊。
之所以翁同龢急着把钱批给李光昭,并非完全是针对李鸿章,不肯给他钱,更重要的是颐和园越早修好,慈禧太后越早退休。
钱到位了,小德张不忘提醒李光昭,千万别忘了给奕劻送钱啊:
“喉咙里都伸出爪子来了。”
但是修园子这事,光绪帝着急,翁同龢着急,慈禧太后并不着急:
“我一个老太太,整天在皇上面前晃悠,多招人烦哪。早早的搬进这园子里来,离着他们远远的……”
所以,慈禧太后对翁同龢急着批钱,是心知肚明的,庆郡王奕劻也不傻哦,也听出了弦外之声:
“您到哪,这朝廷中枢就在哪,朝政要是有了事情啊,这臣子们还不是屁颠屁颠地跑来请示!”
看看李莲英这小眼神,奕劻你这拍马屁的功夫,确实一流啊!
就这样,慈禧太后高兴了,夸了奕劻一句:
“倒是个明事理的,我没白疼你。”
慈禧太后明明知道奕劻贪,为什么还重用他,为什么还要疼他呢?
这就是题外话了,奕劻这人贪是贪,关键是看对谁了,对慈禧太后那是忠心耿耿。大家想必也知道,慈禧太后喜欢打麻将,知道是谁引进给慈禧太后的吗?
就是奕劻,当时大清朝内外交困,慈禧太后心情很不好,学会了打麻将,可以舒缓心情。而且奕劻时不时就派自己的小老婆进宫陪太后打麻将,随身带着的银票从来没有拿走过,光输!
由于其在戊戌政变过程中铁心支持慈禧,并在随后的义和团运动中处理得当,一直被慈禧太后宠信,评价他:
“荣辱忽焉,皆在圣意。”
只不过慈禧死后,奕劻跟袁世凯走得太近,袁世凯的发家也离不开他的扶助,所以宣统帝溥仪对他没好感:
“(奕劻)受袁世凯的钱,劝太后让国,大清二百多年的天下,断送在奕劻手里。”
醇亲王一生低调,就高调了一次,丧了命,奕劻一生低调,只管敛钱,却长寿而终。
所以说,站队很重要,贪不贪,没关系,这就是慈禧太后说疼他的最根本原因!
5、袁世凯如何通过贿赂控制庆亲王奕劻,今进而颠覆清廷的?
1900年8月,八国联军攻占北京,慈禧出逃后命奕劻留京会同李鸿章与各国议和。
1901年,李鸿章、奕劻代表清廷签署《辛丑条约》,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改为外务部,奕劻总理部务。
奕劻逐步成为清廷实质上的二号人物,正是从这个时期开始的,袁世凯用银钱牢笼奕劻也是从这个时期开始的。
袁世凯任直隶总督之初,紧贴的朝中权贵是慈禧心腹、首席军机大臣荣禄,那时他和奕劻的关系一般,但随着荣禄病重,奕劻将入军机处的呼声渐高,袁世凯随即开始向奕劻靠拢。
袁世凯初次贿赂奕劻,是晚清官场的一桩著名事件,袁世凯出手之阔绰,姿态之讨巧,一时间竟成了官场”美谈“。
得知奕劻即将进入军机处,袁世凯立派心腹杨士琦送上了十万两银票。
奕劻初看票额,当场便被袁世凯的大手笔俘获了,嘴里一个劲地说:”慰亭太费事了,我怎么好意思收。“
杨士琦代表袁世凯把话说得相当漂亮:”袁宫保知道王爷不久必入军机处,在军机处办事,上下免不了有所开销。这张银票,只是给王爷到任零用的,以后还得特别报效。“
听到这话,奕劻不再客气,从此钻进了袁世凯的银钱牢笼。
为了彻底将奕劻变成傀儡,袁世凯在很长一段时间,没少给奕劻喂银子,尤其奕劻当上首席军机大臣后,更是越发殷勤攀附,投其所好,”月有月规,节有节规,年有年规“。
这是规矩银子,遇到奕劻和福晋过寿,唱戏请客及一切费用,甚至其子成婚,格格出嫁,孙子满月、周岁,所需开支,袁世凯预先都有布置,不费王府一钱。
据说,这阶段袁世凯每年报效奕劻的银子多达四十万两。
袁世凯通过奕劻收割清廷的权势,大概是从1903年开始的。
1903年,袁世凯建议在兵部之外设立练兵处,他极力推荐奕劻总理其事,想求得奕劻的卵翼。之后清廷果然任命奕劻为总理练兵事务大臣,而袁世凯则顺势成了会办大臣。
由此,袁世凯通过奕劻逐步掌握了北洋军权,而奕劻也完全成了他的傀儡。
取得北洋军权后,袁世凯随即开始谋求东三省实权,通过贿赂奕劻以及奕劻崽子载振,1907年4月20日,借清廷改革东三省官制,袁系人马徐世昌拿下了东三省总督、唐绍仪拿下了奉天巡抚、朱家宝拿下了吉林巡抚、段芝贵以布政使衔拿下了黑龙江巡抚。
袁系势力如此内外染指,一时间,举朝哗然。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以岑春暄、瞿鸿禨为首的反袁派开始对袁世凯、奕劻集团发起攻击。
起初反袁派想利用载振与天津戏子杨翠喜的丑闻,一举扳倒奕劻以及袁世凯。怎奈袁世凯擦屁股的手段一流,最终硬是没让反袁派抓到实在把柄。
由此逃过一劫后,袁世凯和奕劻开始向岑春暄、瞿鸿禨展开反攻倒算。
抓住瞿鸿禨口风不严、泄露慈禧谈话内容一事,袁世凯、奕劻大造舆论,大煽阴风,最终瞿鸿禨遭罢黜。
对付岑春暄,袁世凯的手段更与时俱进,没有底线,他居然创造性地为岑春暄PS了一张和康有为、梁启超的合影,慈禧看到这样的照片会作何感想,岑春暄随即遭到驱逐。
并肩搞垮反对派后,袁世凯、奕劻的相互勾结几乎到了牢不可破的程度。1908年9月15日,袁世凯过五十大寿,奕劻为其祝寿,落款不称王而书名,载振更干脆,直接自称”如弟“,由此可见他们狼狈为奸的亲密程度。
同年11月,随着光绪和慈禧相继去世,摄政王载沣想杀袁世凯,关键时刻,奕劻站了出来,他威胁载沣说:”杀袁世凯不难,不过北洋军造起反来怎么办?“
无奈,载沣只好以袁世凯患足疾为由,将之开缺回籍养病。
袁世凯在河南韬光养晦期间,奕劻仍与他保持密切联系,从某种程度上讲,此时的奕劻既是袁世凯留在朝中的眼线,也是留在朝中的援手。
武昌起义爆发后,在是否复用袁世凯这个问题上,奕劻再次力挺袁世凯,并在随后催促清廷答应了袁世凯提出的出山条件。
清廷的权柄从此被袁世凯窃取,奕劻可以说是功不可没。
而在随后逼迫清帝退位上,奕劻更是对得起袁世凯,这位只爱银子,不管祖宗江山的巨贪王爷居然当众帮袁世凯扯谎,恐吓朝堂上的孤儿寡母。
外有乱世奸雄,内藏不孝子孙,本就朽烂了的清廷岂有不亡的道理。
6、"垚,奸,鱻,骉,麤,犇,羴,猋,毳,蛊,掱,赑"怎么读的?
读音如下: 垚(yáo),意为山高(小而高的山)的样子。 奸(jiān),同“奸”。 鱻(xiān),原指生鱼,解释为“新鲜”,“明丽”的意思,也指鲜美,应时的食物。 骉(biāo),本意是众马奔腾的样子。 麤(cū),同“粗”。 犇(bēn),是“奔跑,急匆匆”的意思。 羴(shān),古代是“膻”的异体字。所谓“膻”就是羊肉的味道,也泛指羊的意思,也是鼻烟品目之一。 猋(biāo),本意为犬跑的样子。引申泛指奔跑,又可以表示暴风、旋风,此义后作“飙”。 毳(cuì),毳指的是毛发。医学上专门有“毳毛”一词,指人体表面除头发、阴毛、腋毛外,其他部位生的细毛,俗称“寒毛”。既是“寒毛”,就非常敏感,它替代人体传递冷热寒暑的细腻感觉。 蛊(gǔ),同“蛊”。 掱(pá), 本义为扒手。贴身的小偷。 赑 (bì),1.用力的样子。2.传说中的一种动物,像龟。旧时大石碑的石座多雕刻成赑屃形状。
7、奕劻怎么读?
你好,读音是这样:奕yì 劻kuāng。
8、清末第一马屁精陈夔龙是怎么拍奕劻马屁的?
陈夔龙曾娶过三任老婆,前两个都是因病离世,最后娶的徐夫人是浙江的名门望族,上代共有7个弟兄,尽是科第出身。门楣上有“七子登科”的匾额。这位徐夫人为人大方,礼节也十分纯熟,在京城很快就同王公眷属混得面熟,旗门子的夫人(福晋)、格格,对这南国佳人特别亲近,很快,她和奕劻的三个女儿打得火热,以姊妹称呼,便时常在庆王府走动。庆王府奕劻的福晋看她乖巧,便认她做了干女儿,她自然就拜奕劻为干爹了。
陈夔龙便是奕劻的干儿子兼干女婿,一时间红得发紫。陈夔龙搜刮了大量财富后,对干爹极为恭敬,每年收入的一半都要孝敬给干爹,除了送给奕劻好几万两银子外,还有大量的绸缎、药材、古玩等。奕劻一次假惺惺地对陈夔龙说:“太让你费心了,以后还是节省些吧。”陈夔龙恭恭敬敬地说:“区区薄利,略表儿婿敬意,又何劳大人操心?以后大人就不要管这些小事了。”一席话说得庆亲王一股暖流涌心头,从此对他更加疼爱有加。
陈夔龙老婆徐氏对奕劻也很会来事,常居住在奕劻府中,嘘寒问暖,投其所好。奕劻上朝都是这个干女儿为他亲手挂上朝珠,遇到冬天太冷,则必先将朝珠放入胸乳前捂暖好了再为干爹挂上,如此孝顺的干女儿,干爹自然喜欢得不得了。陈夔龙的忠诚得到丰厚的回报,他位高权重,最后官至封疆大吏——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
有众多干儿子、干女婿、干孙子供奉钱财,庆王府短短两三年便富得流油,干儿子们每年都少不了冰敬、炭敬,干儿子进京或外放,都必须拜见庆亲王,每日其门庭若市。庆王府门房仅门敬每年就要收几十万两银子,对这笔钱,奕劻也不放过,他和门房仆人按比例分成。
1907年,刚升任首席军机大臣的奕劻过70大寿,大办庆典,从北京到地方的干儿子们纷纷来送礼祝寿。奕劻表面假惺惺地叫大家别送礼,但他早就秘密地备好几个礼簿,所收的寿礼现金共计50万两银子,物不下100万两银子,这次祝寿,仅陈夔龙就送了6万两银子的寿礼,后来因一个广东富豪送了10万两,名列第一,他又补送了4万两银子。奕劻的福晋等家眷在3天祝寿期,光打麻将就输掉了30万两银子。
钱多了得想法找地方存放,清末瑞士银行还没有进入中国,奕劻的办法是将钱分开存在洋人的银行,其中有笔60万两银子的存款分存在日本人在天津开设的正金银行,后来觉得不保险,又转存到老资格的英国汇丰银行。
后清朝倒台后,由于陈夔龙在任上捞了足够多的钱,便不问世事,任谁来请,不管是袁世凯还是蒋介石,就是不出山,在上海租界做起了悠然自在的寓公,直到1948年逝世,享年91岁。
9、晚清庆亲王奕劻为什么称为“裸官”?他到底是个怎样的人?
纵观整个清朝一共有12个铁帽子王,清初开国元勋占了8个,这8个因为战功赫赫被封,所以叫功封。(他们是:代善、济尔哈朗、多尔衮、多铎、豪格、硕塞、岳托、勒克德浑)
清中晚期有四个。他们因为在中后期稳定江山而被封,所以叫恩封。(他们是:胤祥、奕訢、奕譞、奕劻)。
铁帽子王很牛吗?这是肯定的,铁帽子王比一般的亲王级别都要高,可以世袭罔替,一般的亲王也能世袭,但隔代要降爵。换言之,铁帽子王保值。
清初的八个铁帽子王绝对货真价实,是用生命换来的荣誉。我们来看清中晚期的这四个铁帽子王:胤祥是康熙的第十三子,雍正的好兄弟;奕訢是慈禧的小叔子,人称鬼子六,咸丰的异母弟;奕譞是慈禧的妹夫,光绪帝的老爸。那么,奕诓是什么来头呢?为何被称为“裸官”呢?
(奕诓影视形象)
开明宗义地讲,奕诓是晚清最大的贪污腐败分子,收受贿赂、卖官鬻爵、他和儿子载振和大臣那桐沆瀣一气联手收受贿赂、卖官鬻爵,被当时人们讥笑为大清的“庆那公司”。(奕诓当时为庆郡王)
奕劻能够为所欲为一手遮天,完全是慈禧的“功劳”,也就是说,庆郡王心中和眼中只有慈禧,唯慈禧马首是瞻。根本没有大清国家这个概念。
比如清朝灭亡前,他收受袁世凯的贿赂,和老袁联手软硬兼施逼迫隆裕太后在退位诏书上签字。在他看来,大清亡不亡和他没关系。
奕诓死后,他的儿子向溥仪讨谥号,惹得溥仪臭骂“大清二百多年的天下,就断送在你老爸手里了,脸都不要了还要什么谥号?”
溥仪发泄心中的不满:“谬、丑、幽、厉”四字任选其一,讲真这四个字意思都不好。最后溥仪的老爸载沣出面劝儿子“都是同祖同宗,过去的事就别提了,别把事做的太绝了”溥仪这才赐了一个“密”字,意思是追悔前过。
(溥仪影视形象)
据说当初奕诓受慈禧青睐是他写了一手的好字,慈禧还没发达时,和家中父母、兄弟写信都是奕诓代劳,慢慢慈禧和奕诓走的很近。
说实话奕诓的能力属于平庸,水平一般。他是乾隆的曾孙,他爷爷是嘉庆的弟弟,按说和咸丰这一代关系有点远。尽管如此也没影响他的仕途。这一切都得益于他攀上了慈禧这棵参天大树。
“领导说你行就行,不行也行”,这话用在奕诓身上再恰当不过了。奕诓治理国家不行,但是讨好慈禧却有一套,他了解老佛爷在宫中寂寞,一个寡妇,要是没有什么娱乐如何打发漫漫长夜呢?
奕诓平时对打麻将很精通,他就把麻将引进了皇宫,他还让小妾陪着慈禧打几圈,当然是光输不赢,他小妾还故意输给一些官大臣的太太们,这样以来,从上到下都说奕诓的好,这也是奕诓平步青云的为官之道。
(奕诓)
奕诓34岁加郡王衔,任御前大臣。46岁担任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次年和光绪的父亲奕譞负责处理海军事务,当年进封庆郡王;56岁进封亲王;
由于在戊戌政变时帮助了慈禧,60岁的奕诓被慈禧恩封为“铁帽子王。”62岁任总理大臣,65岁进入军机处任领班军机大臣。最后他的官职之多与和珅有得一拼。
看了这份履历你有何感想?讲真奕诓还确实有两下子,别人贪污腐败迟早会被发现,而奕诓到死“纪检委”没找他约谈,79岁完美谢幕。这不得不让人暗挑大拇指“奕诓实在是高”!百花丛中混,片叶不沾身!
奕诓一个贪污腐败分子怎么会称为“裸官”呢?其实此“裸”并非两袖清风身无分文的清官之意,而是说他在国内没有存款。
说实话,假如慈禧彻查大清官员银行账户存了多少银子,可以肯定的说,奕诓是最廉洁的官员。因为大清银行没有他的一两存款。
(慈禧)
奕诓贪污受贿的钱都存那里去了?奕诓意识很超前,他把贪污的银子都存到了外国银行了,据说仅英商汇丰银行就存入了一百二十万两白银。还有人说,他过70岁生日时,所得的现金就五十万两之多,礼物价值在百万两白银以上(据账房先生透露)这些都存到了外国银行了。
到后来,据英国《泰晤士报》驻华记者莫里循披露,庆亲王奕诓存在汇丰银行的存款高达712.5万英镑。换算成人民币大约:1英镑=8.715元,712.5英镑大约合人民币6209.4万元,我的天哪,这按大清的法律应该凌迟处死吧?
꧁欢迎转发、留言、关注和点赞!
——END——
10、庆亲王奕劻结局如何?
(1838~1917)清末皇族大臣。满族,爱新觉罗氏。乾隆帝第十七子永璘之孙。自幼过继庆郡王绵慜为嗣。1850年(道光三十年)袭封辅国将军。后历封贝子、贝勒。1884年(光绪十年),慈禧太后罢斥恭亲王奕诉,他因缘得接任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主持外交,并进封庆郡王。次年设立海军衙门,受命会同醇亲王奕劻办理海军事务。1894年,封庆亲王,权位渐崇,而庸碌无为。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慈禧太后与光绪帝逃往西安,奕劻奉命留京与李鸿章同任全权大臣,与各国议和。次年,代表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改为外务部后,他仍任总理大臣。1903年,荣禄病死,奕劻入军机处任领班军机大臣,旋又管理财政处、练兵处事务,集内外大权于一身。 奕劻为人贪鄙,与其子载振、大臣那桐卖官鬻爵,被时人讥为“庆那公司”。1904年,御史蒋式瑆奏劾他任军机大臣以来,“细大不捐,门庭如市”,“异常挥霍尚能积蓄巨款”,在英商汇丰银行存入一百二十万两私产。1907年,御史赵启霖再次奏参他为段芝贵谋巡抚职,受贿十万两,其子载振并纳段芝贵所献歌妓杨翠喜。但奕劻因得慈禧太后宠信,两案都不了了之。奕劻初主军机时,袁世凯就用重金笼络,使之成为袁在朝廷中的内援。 1911年(宣统三年),清廷裁撤军机处,奕劻任“皇族内阁”总理大臣。武昌起义后,他竭力主张起用被罢黜的袁世凯。不久,袁入京代他为内阁总理大臣,重新组阁,奕劻改任弼德院总裁。宣统帝退位后,奕劻避居天津租界。1917年1月29日病死。